基础设置流程
初次接触小米AI模型的用户,建议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初始化配置:
- 账户绑定
在手机端打开「小爱同学」应用,使用小米账号登录后,进入「AI实验室」模块,若设备为新购入的智能家电(如扫地机器人、空气净化器),需确保设备已接入家庭Wi-Fi网络。 - 模型激活
在「设备管理」页面选择目标设备,点击「AI模型管理」,系统会自动推送适用于该设备的AI算法版本,下载完成后点击「立即启用」,部分设备可能需要重启以完成更新。 - 权限配置
根据使用场景开启必要权限:语音指令需授权麦克风访问;涉及环境感知的设备(如摄像头)需确认位置权限;若需联动其他智能家居,需在「跨设备协作」中勾选关联设备。
个性化功能调优
基础设置完成后,用户可通过深度定制提升体验:
语音响应灵敏度
在「小爱设置」-「语音识别」中,拖动灵敏度调节条,建议将环境安静的室内设备(如智能音箱)设置为「中等敏感度」,避免误唤醒;而嘈杂环境下的设备(如厨房智能屏)可调至「高敏感度」。
场景化模式预设
小米AI支持创建多组场景指令。

- 设定「观影模式」:当用户说出指令词时,AI自动调暗灯光、关闭窗帘并启动投影仪。
- 创建「离家安防」:通过地理围栏功能,当手机离开设定范围后,AI自动启动摄像头监控并开启扫地机器人清洁。
数据学习优化
在「用户习惯分析」中开启「自动学习」功能,AI会根据操作记录优化响应逻辑,若发现指令识别错误,可进入「训练中心」手动添加词条,例如将「打开凉快模式」与「启动空调制冷」关联。
高级功能配置指南
针对专业用户,小米AI模型提供进阶设置选项:
- 本地化数据处理
在「隐私设置」中开启「本地计算优先」模式,敏感指令(如家庭地址、日程信息)的处理将优先在设备端完成,减少云端传输,需注意:此模式会略微增加设备功耗。 - 多模态交互配置
支持语音、手势、环境感知的融合触发,在「实验室功能」中可尝试:
- 手势唤醒:对着设备摄像头比特定手势(如握拳)触发指令输入
- 光线感应:当环境光强度低于50lux时,自动切换夜间交互模式
- 能耗平衡方案
通过「AI性能调度」设置不同工作模式:
- 均衡模式:自动分配算力资源(推荐日常使用)
- 高效模式:优先响应速度,适用于实时控制场景
- 节能模式:限制后台学习进程,延长设备续航
常见问题处理
在实际使用中,用户可能遇到以下情况:
问题1:语音指令响应延迟

- 检查网络延迟是否高于100ms
- 清理设备存储空间(建议保留至少20%剩余空间)
- 关闭其他正在运行的AI服务进程
问题2:跨设备联动失效
- 确认所有设备登录同一小米账号
- 检查路由器是否开启AP隔离功能
- 更新设备固件至最新版本
问题3:个性化学习效果不佳

- 在「训练中心」补充更多方言样本
- 避免在背景噪声超过65分贝的环境下录入指令
- 关闭第三方应用的麦克风抢占权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