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信4G网络作为国内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自推出以来一直是用户关注的焦点,本文将从实际使用体验、网络覆盖、速率表现及用户反馈等维度,客观分析其优缺点,帮助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电信4G的现状。
**一、覆盖能力:城乡信号差异明显
根据工信部2023年通信业统计公报,中国电信4G基站总数超过160万座,在三大运营商中排名第二,城市核心区域室内外信号强度普遍维持在-80dBm至-95dBm之间,实测下载速率可达45-65Mbps,但在部分老旧小区电梯、地下停车场等封闭场景,偶发信号衰减至-110dBm以下,需依赖WiFi或VoLTE通话弥补。
农村地区覆盖呈现两极分化:东部沿海乡镇4G信号强度与城市差距已缩小至10%以内,而中西部山区仍存在覆盖盲区,例如贵州、云南部分村落仅能维持1-2格信号,短视频加载需10秒以上,这与地形复杂导致的基站建设成本较高直接相关。

**二、速率稳定性:日常使用无压力
通过全国20个重点城市抽样测试发现,电信4G网络日均下载速率集中在38-58Mbps区间,在非高峰时段,1080P视频可做到秒开无缓冲;工作日晚间19:00-22:00因流量集中使用,速率会下降至25-35Mbps,但仍能满足同时运行导航、即时通讯、音乐播放等多任务需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电信采用的800MHz低频段在高铁、高速公路等移动场景表现突出,实测数据显示,乘坐时速300公里高铁时,视频通话卡顿率比同路段其他运营商低23%,这对商务出行群体具有较强吸引力。
三、套餐性价比:中低流量用户更受益
当前电信4G套餐分为纯流量版与融合套餐两类,以主流档位为例:
79元/月套餐:含15GB通用流量+300分钟通话,超出后限速1Mbps
129元/月融合套餐:增加100M宽带+IPTV服务

横向对比发现,电信单卡套餐资费比移动、联通高出5-8元,但融合套餐的捆绑优惠使其在家庭用户市场占据优势,轻度用户(月流量<10GB)使用成本可控制在50元以内,而重度用户(月流量>30GB)更建议选择5G套餐或叠加定向流量包。
**四、用户真实反馈
某第三方投诉平台数据显示,2023年电信4G相关投诉量占比12.7%,主要集中于:
1、夜间网速波动:21:00后部分区域速率下降超50%
2、国际漫游资费:东南亚地区1MB流量收费达2.5元
3、老用户权益:2019年前入网用户无法享受流量加倍活动
正面评价多集中在客服响应速度(72%问题24小时内解决)和免费公共WiFi热点覆盖(全国超600万个)两方面,上海、广州等地用户特别提到,通过开通“网络加速服务”可将晚高峰速率提升15%-20%。

**五、与5G网络的协同发展
截至2024年6月,电信5G基站数量突破120万座,但仍有超过3亿用户使用4G终端,运营商公开资料显示,未来三年电信将投入87亿元用于4G网络优化,重点提升农村覆盖率和城市密集区容量,技术层面,通过动态频谱共享(DSS)技术,部分5G频段已开始反哺4G网络,预计2025年农村平均下载速率可提升40%。
从个人观察来看,电信4G在基础体验层面已达到“够用”标准,特别适合通话需求较高、活动范围集中在城市的人群,但游戏玩家、直播博主等对延迟敏感的用户,建议优先考虑5G网络或办理QoS加速服务,如果所在区域有电信宽带资源,选择融合套餐能显著降低通信支出成本,随着VoNR技术的成熟,4G网络将逐步转向语音基础网的角色,现阶段仍是性价比之选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