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追求极致空间利用与性能并存的时代,ITX规格的小型电脑主机愈发受到青睐,它将高性能硬件浓缩于方寸之间,既能成为桌面上的一道精致风景,也能提供不妥协的计算体验,组装一台理想的ITX主机,其过程远比选择标准ATX配件更为考究,需要精密的规划和细致的考量。
明确核心需求:一切选择的出发点

着手之前,务必厘清这台电脑的核心使命,是作为日常办公和影音娱乐的安静伴侣,还是作为挑战3A大作的游戏利器,或是用于视频剪辑、3D渲染的专业工作站?不同的需求直接决定了预算的分配和硬件的方向,一台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主机,预算重心必然偏向显卡和处理器;而一台用于家庭影音中心(HTPC)的机器,则应更注重散热、静音和外观和谐,盲目堆砌高端硬件,不仅造成预算浪费,更会为后续的散热和兼容性带来巨大挑战。
机箱:一切的先决条件

ITX组装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是选择机箱,它直接限定了所有其他硬件的尺寸和形态,市面上的ITX机箱形态各异,有垂直风道的“烟囱式”,有类似家用游戏机的“沙盒式”,还有支持标准电源和长显卡的“紧凑塔式”。
你需要重点关注机箱的几个关键参数:支持显卡的最大长度、CPU散热器的限高、支持电源的规格(是标准ATX电源还是更小的SFX/SFX-L电源)以及散热风扇或水冷排的安装位置,先选定机箱,再以其为蓝图挑选内部硬件,是避免兼容性灾难的金科玉律。

主板与平台:稳定的基石
ITX主板的选择相对简单,因为市面上各家的ITX产品线都较为清晰,在选择时,你需要根据选定的CPU(英特尔或AMD)来确定芯片组,重点考察主板的供电规格,这决定了能否支撑高端CPU全力运行;接口是否满足需求,如USB接口的数量与类型、是否配备雷电接口、M.2插槽的数量等;网络配置(Wi-Fi 6/6E和2.5G有线网卡已成为主流)和音频Codec也是值得关注的细节。
散热方案:小空间的大智慧
ITX主机的散热是考验玩家功力的核心环节,空间狭小,对流不畅,使得热量容易积聚,你有两种主流选择:风冷和水冷。
风冷散热器兼容性优先,务必确认其高度低于机箱限高,下压式风冷还能辅助为主板供电模块和内存散热,但CPU散热效率相对较弱,塔式风冷效率更高,但对机箱宽度和内存马甲高度有要求。
一体式水冷(AIO)能更高效地将CPU热量直接排出机箱,但对机箱有冷排安装位要求(常见120mm或240mm),选择时需注意水泵噪音和长期使用的可靠性,无论哪种方案,科学地布置机箱风扇,建立有效的风道(通常是前进后出、下进上出),对整体散热效能至关重要。
显卡与电源:性能与能量的平衡
显卡是游戏主机的性能核心,在ITX机箱的严格尺寸限制下,你必须选择长度、厚度和高度都符合要求的显卡,许多厂商推出了专为ITX设计的短显卡(Short PCB),但性能并未妥协,双风扇型号是兼顾散热与尺寸的主流选择。
电源是整机稳定运行的保障,SFX规格的小电源是ITX构建的绝配,体积小巧,功率现已覆盖到850W甚至1000W以上,足以驱动高端硬件,选择时务必认准80 Plus金牌或白金认证的知名品牌,确保转换效率和供电品质,定制线材虽然不是必需品,但能极大改善理线难度,提升内部风道通畅性。
内存与存储:容量与速度的考量
对于ITX主板仅有的两条内存插槽,建议直接配置双通道大容量套装,32GB(16GB×2)是目前兼顾游戏与创作需求的主流甜点选择,频率则需根据CPU内存控制器的支持程度来选择。
存储方面,建议优先使用M.2 NVMe SSD,它直接安装在主板上,无需任何数据线和供电线,能极大节省空间并简化安装,一块大容量、高性能的NVMe SSD作为系统和软件盘,再根据需求搭配一块2.5英寸SATA SSD或HDD作为仓储盘,是既高效又经济的方案。
组装ITX主机是一场充满乐趣的硬件交响乐,它要求你在有限的物理边界内,对每一个组件进行深思熟虑的权衡与匹配,当所有严丝合缝的硬件最终点亮,并稳定高效运行时,那种成就感远超组装一台常规主机,这份精致与强大,正是ITX的魅力所在。